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一、人物介绍
鲁迅,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他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家的作品,如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

三、五四贡献
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文学界的旗手。鲁迅参与的这场新文化革命,鞭挞了旧中国的文化陋病,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出来,终身实践着弃医从文,以文化疗治中国人民精神的伟大事业。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四、世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有着文人的情怀和劲竹般的风骨,奴颜媚骨是他一生最是轻蔑的嘴脸,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