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随之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为使同学们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有效防范网络暴力,数学与统计学院于2019年11月5日晚7点组织19级全体学生在理13召开了以“网络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团课。主讲人是19级团支书张学苗和张祎。

首先,主讲人用微信支付引出团课。随后主讲人开始介绍: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支付从2013年开始爆发式地增长,可谓“手机在手,支付不愁”。然而,手机支付带来更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其中,手机支付携带的病毒、木马等风险因素的急剧增长,也日益成为威胁用户资产主要的原因。
接着,主讲人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的特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编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6性;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另外,主讲人还罗列了几种常见的网络威胁:非授权访问、假冒合法用户、通信线路被窃听、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

团课的最后,主讲人向大家询问: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一位同学回答道:定期更新所有设备(PC、手机等)的软件版本以及不定期修改密码。另一位同学则回答道:不轻信钓鱼网站,不给非法分子告知敏感和隐私信息。主讲人提醒大家,一定要了解基本的上网安全常识和防止攻击常识,在以后的社交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学校名称、住址、等有关个人信息。
2、聊天时,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
3、警惕网络色情聊天,反动宣传等。
4、定期更新所有设备,不定期修改密码。
5、及时举报类似谣言的信息。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以及扩大交往面,但是我们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而不是将自己与现实世界隔离,随意在网络上发泄情绪。日常上网也需要提高警惕,注意意识形态的渗透。遇到垃圾网站及时举报,运用网络用语注意礼貌。
根据本次团课我们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网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规范自己,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和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让我们在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