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数学与统计学院主题党课

发布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表时间]:2019-11-18 [来源]: [浏览次数]:

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到来之际,近平主席为此致信祝贺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的传承。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铭记、传承、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与统计学院于2019年11月12日晚7点组织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以及19级学生干部在理28开展了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党课活动。主讲人为团总支常务副书记焦丽琳,参老师为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暴雅倩。

首先,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并带领我们感受其魅力: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也被称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这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极具乡土气息且艺术形式独特的皮影戏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最后主讲人由近日在京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引出甲骨文文明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其次,主讲人从饮食和礼仪两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饮食方面,我们更倾向于多种多样、色香味俱全的应季菜;而外国人更喜欢快捷、简便、食材简单的快餐。在礼仪方面也大相径庭,我们更注重老一代传承,而外国人则不拘礼节、自由自在主讲人还向同学们提问:“在这个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我们应如何面对文化差异?”这个问题把党课的节奏推向了高潮,大家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17级积极分子张战双:“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也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主讲人的带领下,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要传承中华文化就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建立起牢固的文化自信;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与行为演变史,坚守文化、传承文明才能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还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

党课的最后,暴老师本次党课做出总结:“文革”时期破四旧以及当时全盘否定的文化,现在以新的面貌活跃在新世纪的文化舞台;英国的绅士文化植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虽然重视相互尊重,但是贵族阶级内部分化且等级分明,以至于最终衰弱。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历尽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凤凰涅槃,成就如今盛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文化支撑。

通过本次党课,大家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到青年人应该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林,拒绝崇洋媚外、坚定文化自信,担负“不忘初心”时代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好沧州师范学院做出应有的贡献。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