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响应祖国召唤,荆楚儿女奔赴边疆……”像这首《援疆教师之歌》中唱的那样沧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三位学子:刘扬、李彦伟、陈姗姗响应祖国号召前往新疆支教,在那里他们学会了独立,也懂得了成长。

作为第一批抵达新疆的成员之一,刘扬在他的工作月总结中这样写道:“一个月的时间使我从一个稚嫩和慌乱的实习老师蜕变成为一位讲课有条不紊,思路清晰的年轻数学老师。”但这样巨大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一开始刘扬有许多地方不适应但他并未因此放弃,他总结经验边“学”边讲,“学”是学习其他老师的授课方式,寻找自己在教学方式和管理班级方面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渐渐地刘扬适应了援疆实习生活,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师。

“除了教书之外,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刘扬也确实这样践行着,严厉的批评与温柔的教育相辅相成,让新疆的学生可以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生活中,他从一个不时谈论NBA的青年充实成为一位三句话不离学生的数学老师,做出的改变不可谓不大。

同样本着“将自己所学带给新疆人民”的初心,8月26日李彦伟到达轮台县第三中学,在路上她对这片从未踏足过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及期待。
在这里,她首先体验到的是异域的“不友好”:时差、饮食、习惯、生活不便等带来的种种不适都在考验着她。庆幸的是,她很快克服了这些困难,没有因此退缩,与此同时她感受到了新疆孩子们的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教学中她意识到不能“急功近利”,一股脑把自己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先打好基础,教学的历练让她上课日益得心应手,逐渐成为了一名“成熟”的数学老师。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另一位实习老师陈姗姗则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兴趣,她希望学生们能遵从特长发展,并对他们寄予厚望。
支教期间,她从有经验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原来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从容淡定,我们都在成长,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加自身的阅历,同时也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陈姗姗同学表示。

沧州师范学院党委常委、校长张占平为了解情况,鼓舞士气,督促工作,不顾路途劳顿前往轮台县探望。学校领导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令他们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新疆孩子传授知识的信念。

我院的三位学子,响应祖国召唤,积极主动前往为新疆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相信通过这次的实习,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意志力也将得到提升。也愿数统的后来人也能如他们般不怕艰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边疆人民带去知识,贡献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