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自1985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34年。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0月底全国共检测出艾滋病患者2.3亿人次,新增加抗病毒治疗12.7万例,全国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6.6%,治疗成功率为93.5%。

在艾滋病感染者中80%以上的人年龄集中在20~29岁。近几年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也越来越年轻化、校园化,在校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已有感染艾滋病的实例。为此,数学与统计学院积极响应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向“零”艾滋迈进,提高全体师生艾滋病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它入侵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感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经性接触传播:不安全的同性、异性的双性性接触。
预防方法: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
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预防方法: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直接接触皮肤的物品。
经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和哺乳时传播。
预防方法: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腹产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艾滋病的危害
对个人:承受巨大肉体和精神痛苦直至死亡
对家庭:家庭陷入极度贫困
对国家、民族、社会:摧毁国家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甚至濒临亡国
为爱而生,让艾远离。希望同学们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方式,掌握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个人健康发展。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