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餐饮浪费行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以及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数学与统计学院于2020年9月29日晚6点30分组织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团总支学生会干部在理28开展了以“光盘行动,刻不容缓”为主题的党课活动。主讲人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主席杨红蕊。

主讲人以“复工复业不停歇”的话题拉开本次党课帷幕。国家经济要稳步发展,企业复工复产箭在弦上,这就对企业疫情防控有了极高的要求。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只有在保证防疫机制健全、防疫措施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先安全后生产,战“疫”才会更有底气。19级学生干部王彤感慨道:“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姿态,才能赢得这场大战大考验。期待山河无恙,共迎春暖花开。”
随后,主讲人请部分同学对“餐桌文明,从我做起”这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的是触目惊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叫作《悯农》的诗告诉我们,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铺张浪费,懂得勤俭节约,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了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人人都要养成“我节约,我光荣,我光盘,我文明”的良好社会生活风气。

接着,在主讲人的带领下,同学们观看了一段有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视频,在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他秉承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积极态度,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如今已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活得真实、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他放下自己的身段把自己当作劳动人民的一员,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小小餐桌,承载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加深同学们对“光盘行动”的理解,主讲人向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坚决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通过本次党课,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和身边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意识到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开始,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光盘一族,争做文明大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爱粮节粮,抵制浪费,合理消费,积极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