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

发布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表时间]:2023-05-0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重温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领悟五四精神内涵,激励当代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并在实践中践行青年的时代责任与担当,数学与统计学院于4月26日晚七点组织22级全体学生开展以“五四精神,传承有我”为主题的团课活动,主讲人为22级数应一班团支书谷佳慧和22级数应二班团支书孙一曼。

团课伊始,团支书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及历史意义。1919年1月18日,中国作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参加“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然而,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此时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它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基础。

         五四之“光”,照耀青春。五四青年节源于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政务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传承五四精神,赓续青春血脉。五四精神内涵,其核心内容为八个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是新时代青年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精神追求,其精髓世代相承,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距离目标越近,我们越要加倍努力。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向着梦想进发,当代青年就应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高举“五四”火炬,争当发展先锋,当代大学生应做到以下要求:

  1. 弘扬五四精神,与时代相结合,把爱国精神深埋于心,诚实守信,勤劳刻苦、互帮互助,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优良传统,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2. 担负责任,脚踏实地,把握机遇。越处在关键时刻,越要以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越要站稳脚跟、善作善成。

  3. 守正创新,矢志不渝。勇于创新创造,意味着必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 铆足实干劲头,怀抱雄心壮志。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积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通过这次团课,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创业、辛勤耕耘,为家国倾力、为人生添彩。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要努力创造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