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安全教育小课堂】你我同心 反诈同行 ——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小课堂专题活动

发布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表时间]:2024-03-07 [来源]: [浏览次数]:

  当下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诈骗花样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防诈骗意识,掌握防诈骗技能,现分享常见诈骗手段和应对诈骗措施,望大家提高警惕,远离上当受骗。

常见骗手段

1.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制作假冒的网络贷款APP,以“低利息、高额度、免抵押”等噱头吸引受害人前来贷款,待提现时以交会员费、输错提现账号解冻费等理由诈骗钱财。

2.交友网恋诈骗

诈骗分子复制他人图片打造虚假社交账号,与受害人网恋,平时嘘寒问暖打造恋爱氛围以资金周转、生病住院等各种理由诈骗受害人的钱财。

3.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者利用学生想假期兼职赚钱心理,通过朋友圈、地摊、送礼品等,打出“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工资日结”等噱头,引诱受害人加群兼职,做任务、轻松完成点赞、关注等任务即可获得打赏,待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后不能返现进行诈骗。

4.冒充购物快递客服退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冒充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快递丢失、商品问题要退赔,诱骗受害人按照操作将钱转给骗子。

5.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资格等相关信息。

以在其他平台交易或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诱导受害人绕开正规的平台,或者要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客服账号参加抽奖活动。

  以受害人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所谓的“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等费用,随后将受害人拉黑。

6.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诈骗、洗钱、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诱骗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实施诈骗。

应对诈骗措施

1.提高警惕

  了解各种诈骗的手法和技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任何可疑信息都要仔细甄别。

2.学习理论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不断增强自己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3.冷静分析

  遇到诈骗威胁时,保持冷静,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4.保留证据

  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为后续的调查和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5.寻求帮助

  向亲朋好友、学校或相关机构寻求帮助,共同应对诈骗问题,增强防范力量。

6.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能够及时处理。

套路千千万,防骗靠自身 

在这里提醒大家 

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

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掌握防骗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谨防上当受骗!

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