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沧州师范学院学生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6-10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个性化发展来主动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活动获得学分。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更好的操作性,特制定《沧州师范学院学生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校级公共项目,原则上按《办法》规定予以认定,其余项目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由各学院自主设置认定细则,经学校审核后,方可纳入学分认定方案。

一、基本原则

 

1.该学分应当体现专业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尽量减少各类理论课程学分;

 

2.该学分原则上应在 1-7 学期修完;

 

3.实践活动级别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参考学分比例为 3214.未定事宜需要经过各学院审核并经学院批准方可有效;

 

5.原则上,要求学生至少修满 6 学分,最高为 10 学分;

 

6.单项最高认定学分为 4 学分。

 

二、组织实施与管理

 

1.教务处负责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领导工作,各学院成立自主实践与

 

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2.学院每学期对每生受理一次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申请,学生向学院

 

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小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确认学分后,教学秘书在学分记录卡上登录学生成绩。

 

7 学期末,各学院向教务处提交毕业生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汇总表。

 

3.各学院由教学秘书在教务处领取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记录卡并统一保管。

 

三、学分内容框架及认定标准

 

学生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包含五类: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文体及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其他类。

 

 

 

 

 

 

 

 

 

 

 

 

沧州师范学院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1.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

 

 

 

 

 

 

 

 

 

项目

 

 

 

具体内容

 

 

 

 

参考学分

判定

 

 

 

 

 

 

 

 

 

 

 

 

 

 

 

 

 

 

国家级竞赛获优秀奖

 

 

 

 

1 学分

 

 

 

 

 

 

 

国家级竞赛参赛获一、二、三等奖

 

 

 

 

 

参加学校、省、

(或仅评选名次的比赛获得前 10

 

2 学分

以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为准;参

名)

 

 

 

 

 

 

 

国家级科技学

 

 

 

 

 

 

 

 

加同一比赛项目的不同级别(或不同

 

 

 

 

 

 

 

 

 

 

省部级竞赛参赛获优秀奖

 

 

1 学分

术与创新创业

 

 

 

阶段)比赛,所获学分不累计,以其

 

省部级竞赛参赛获一、二、三等奖

 

 

 

类比赛

 

 

 

 

可获得的最高学分计

 

 

 

(或仅评选名次的比赛获得前 10

 

2 学分

 

 

 

 

 

 

 

 

 

 

 

 

名)

 

 

 

 

 

 

 

 

 

 

 

 

 

 

 

 

 

 

 

 

 

 

 

 

 

 

 

校级(含校区级)竞赛获奖

 

 

1 学分

 

 

 

参与学院大学

 

参与并完成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

 

 

以通过结题验收为准,试完成情况确

生科技创新项

 

 

1 学分

 

项目

 

 

 

 

 

 

定具体认定学分数

 

 

 

 

 

 

 

 

 

 

 

 

 

 

 

 

 

 

 

 

 

 

 

 

 

 

 

 

 

 

 

 

 

 

 

 

 

 

学术讲座、报告

 

参加 1 次学术讲座、报告

 

 

0.5 学分

具体学分认定及其标准由各学院自

 

 

 

定,但最高不超过 2 学分。

 

 

 

 

 

 

 

 

 

 

 

 

自主创业

 

 

 

 

 

 

 

 

 

2 学分

具体学分认定及其标准由各学院自

 

 

 

 

 

 

 

 

 

 

 

 

 

 

 

 

 

 

 

 

 

 

 

 

 

 

 

 

 

 

 

 

 

 

 

2.职业、执业资格与技能培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各类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执业资格证书可取得该部分学分。

 

 

 

 

 

 

 

 

 

 

 

 

 

项目

 

参考学分

 

判定

 

 

 

备注

 

 

 

 

 

 

 

 

 

 

 

 

 

 

国家承认的技能证书

 

1-2

学分

 

 

对于技能证书及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学分认

 

 

 

证书

 

定,由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自主设置具体认定学

 

 

 

 

 

 

 

 

 

 

 

 

 

 

 

 

 

 

 

为准

 

 

 

 

国家承认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

1-2

学分

 

 

 

 

 

 

 

 

 

 

 

 

 

3.文体及身心发展

 

 

 

 

 

 

 

 

 

 

 

项目

 

 

 

具体内容

 

 

 

 

参考学分

 

判定

 

 

 

 

 

 

 

 

 

 

 

 

 

国家级比赛获优秀奖

 

 

 

 

2 学分

 

 

 

 

 

国家级比赛参赛获一、二、三等奖(或

 

3 学分

 

以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为准;

 

 

仅评选名次的比赛获得前 10 名)

 

 

 

参加各类

 

 

 

 

参加同一比赛项目的不同级别(或

省部级比赛参赛获优秀奖

 

 

 

 

1 学分

 

文体比赛

 

 

 

 

 

不同阶段)比赛,所获学分不累计,

省部级比赛参赛获一、二、三等奖(或

 

2 学分

 

 

 

 

 

以其可获得的最高学分计

 

 

仅评选名次的比赛获得前 10 名)

 

 

 

 

 

 

 

 

 

 

 

 

 

校级(含校区级)比赛获奖

 

 

1 学分

 

 

 

发表非学术

在国家级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

 

 

2 学分

 

以报纸、刊物为准;如同一文章在

在省、地市级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

 

1 学分

 

多类刊物发表,认定学分不累计,

类文章

 

 

在校内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

 

 

0.5 学分

 

以最高学分计

 

 

 

 

 

参加各类

 

参加校内各类文体活动 4 次及以上

 

1 学分

 

以活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为准

文体活动

 

 

 

 

 

 

 

 

 

 

 

 

 

 

 

 

 

 

 

 

 

 

 

 

 

 

 

 

 

 

4.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项目

具体内容

参考学分

判定

 

备注

 

 

 

 

 

 

 

企事业参观学习 1 次

0.5

学分

具体学分认定及其标准由各学院

最 高 可 获

专业类社

自定,但最高不超过 1

学分

 

 

 

得 此 部 分

会实践

 

 

 

具体学分认定及其标准由各学院

专业调研或专业实践 1 次

0.5

学分

学分 2 学分

 

自定,但最高不超过 1

学分

 

 

 

 

 

非专业类

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 1

0.5

学分

以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为准,但

 

最高不超过 1 学分

最 高 可 获

社会实践

 

 

担任学生干部、学生信息

 

 

 

 

得 此 部 分

与志愿服

 

 

以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为准,但

员、军训教官、广播站成员

0.5

学分

学分 2 学分

最高不超过 1 学分

 

 

 

 

 

 

 

 

5.其他类

 

主要指学校开出的公选课程、由各专业认定的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以各专业内部开设的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为主,但学分不能重复计算)以及其它未定项目类别,未定项目需要经过学院自主实践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小组审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项目

限定学分

判定

 

 

 

全院公选课

最高 2 学分,无最低学分限制

 

各专业认定的自主实践与素质拓

最高 2 学分,无最低学分限制(学分

以课程成绩为准,成绩为及

限定可由各学院自定,但不得超出上

格或通过才能获得学分

展类课程

限)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